媒体关注 | 如何让“城市动脉”更畅通?
来源:长沙晚报 | 编辑:周婷2024-12-11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韶林 唐薇频 彭玮蔚 吴鑫矾

  今年12月起,《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施行,从发展保障、运营服务、安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这也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首部行政法规。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动脉。长期以来,长沙以高质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线”和群众出行“民生线”,助力长沙“长红”。目前,长沙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如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痛点?未来将如何优化公众出行服务,会提供哪些多元服务,又有哪些新技术、新装备即将与市民见面?

  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并结合12月5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培训宣贯会议,进行答疑解惑。

今年6月28日,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正式载客,5座车站与既有1号线在开福区政府站贯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今年6月28日,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正式载客,5座车站与既有1号线在开福区政府站贯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现状 形成“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

  家住月湖公园附近某小区的王先生在长沙经开区工作,以往上下班都是开车,加上堵车的时间,单程6公里左右的距离通勤时间却要半个小时。如今地铁3号线开通,一个2元的起步价就能抵达单位附近,即使加上步行的时间,整体用时不会超过20分钟,环保、省钱又省心。

  从开车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是不少地铁沿线市民通勤方式的转变。特别是随着长沙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公交与地铁接驳越来越紧密,公共交通成了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在长沙公交集团汽车东站始末站,公交车干净整洁停放在站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启晴 摄

在长沙公交集团汽车东站始末站,公交车干净整洁停放在站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启晴 摄

  回到2013年,长沙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后,加快了公交体系建设。

  以轨道交通为例。2014年,长沙开通了第一条轨道交通,之后基本以“每年开通一条、动工一条”的进度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此外,长沙于2016年开通长株潭城际铁路和磁浮快线,2023年开通轨道交通西环线城际一期,目前正在推动长宁、长浏轨道交通快线建设,逐步丰富轨道交通层次,推动城际、市域、城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目前,长沙轨道形成了“米”字形骨架、双“十”字拓展的线网格局,迈入了网络化运营新时代,实现了主城区“六区一县”地铁全覆盖。目前,长沙轨道交通已建成7条正线(1至6号线6条正线、长沙火车南站至黄花机场1条磁浮快线)及3条延长线(2号线西延一期、3号线南延即长株潭城际西环线一期、1号线北延一期),日均客流量达270万人次,客流强度稳居全国前五。

  同时,长沙积极推动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长沙每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之际,均会配套编制常规公交接驳方案,按照“强接驳、减重复”的思路,推动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目前,城区96%以上的公交线路均能与轨道交通换乘,且换乘距离基本控制在100米以内。

  目前,长沙基本形成了由城际铁路、磁浮快线、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构成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是全国首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绿色出行达标城市,核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近75%,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达85%。

  数据显示,随着长沙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客流量稳步上升。其中,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客运总量从2014年的日均222.2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日均343.3万人次,增幅达54.5%。

  诀窍一 “地铁口到家门口”是关键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作为机动化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市民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及舒适性成本做出的理性选择。

  当前,运量大、速度快的轨道交通是没有争议的城市公共交通骨干,但其存在造价高、工期长等限制,加上长沙城区轨道交通骨干网已基本成型,增强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地铁口到家门口”这段距离成了关键。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建设轨道交通,优化发展常规公交,促进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深度融合,打造“宜公交则公交、宜地铁则地铁”的高效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是城市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关键。

  “常规公交客流逐年下降是行业共性问题,但常规公交如同‘毛细血管’,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该负责人表示,作为“地铁口到家门口”这段距离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虽方便但风吹日晒,网约车虽便捷但价格不适合每日通勤,相比之下,常规公交经济、灵活、舒适,应填补轨道交通服务空白,承担轨道交通补充和接驳。同时,在城市最核心的公交廊道,如五一大道、芙蓉路等,还应在中短距离出行中为轨道交通分流,缓解轨道交通拥挤。

  要发挥常规公交优势,前提是要市民愿意坐,解决常规公交的难题、痛点是关键。

  “为何我等的车还没来?”“这一路堵车,根本赶不上原本计划上地铁的时间,可能会晚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早晚高峰期,常规公交准点率低、出行效率低的痛点十分明显,也是不少赶着上班、乘高铁等对时间要求较为精准的市民不愿乘常规公交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公共交通效率,长沙目前施划了约28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但是网络不完善,且没有严格管理。

  “高峰期,私家车挤占公交专用道屡见不鲜,专用道不‘专用’导致公交车速度起不来,又间接导致线路单趟周转加长,乘客通勤时间增加,从而降低常规公交吸引力。”不少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而数据显示,在高峰时段,中心城区主干路常规公交运营的速度普遍低于10公里/时。

  对此,《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提出,要对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实行科学管理和动态调整。长沙公交业内人士也建议,应该对公交专用道现状开展使用评估,按照“主要客流廊道保留,非主要廊道撤销,专用道网络化运营”的思路,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并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提升公交运行速度。

  诀窍二 定制服务满足个性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对出行品质、个性化服务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既是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的有力手段,也关系到公共交通运输企业的持续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组数据,2021年长沙公交集团成立以来,线网长度由1560公里增加至1700公里,增加了140公里。在常规公交客流下降的大背景下,线网长度为何能逆袭增长?

  记者了解到,除了随着部分城市片区发展进行的线路覆盖,长沙公交集团开通的定制公交产品在市场反响较好,微循环定制公交、社区巴士等一批“短平快”线路和旅游特色线路逐步增多,受到了市民喜爱。

  “如今有了定制公交,小孩上学方便了,家长也更加省心、放心。”长沙市民刘女士的小孩在长郡雨花外国语洪塘学校读书,家校之间没有直达公交车,如果孩子坐常规公交上学,在两端一共需要走一公里多路;如果开私家车送,上班又可能会迟到。后来,孩子同校且分别住在沿途小区的四五十名家长,共同向长沙公交集团申请了定制公交,这条“专属”公交线路从中建璟和城金海路万家丽路口公交站出发,经停中途有其他学生的三个站点便到达学校,孩子在途中节省了将近20分钟,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

  这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长沙公交集团自2021年推出定制公交,开设了校园、企业、园区、社区、微循环等多款定制公交线路。以校园定制公交线路为例,得益于家长们的“口口相传”,大家对定制公交服务比较满意,越来越多家长对此有了更多了解。

  同时,长沙还不断探索“公交+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各景区连“点”成“线”。比如今年开通的“芒果专线”就是精心设计的公交线路,票价(2元/次),营运时间覆盖全天(6:30—23:00),线路站点充分融合优质旅游资源,共设8站,从5号线马栏山地铁站出发,经过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七彩盒子等优质旅游景点,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嗨游长沙”的畅快体验。记者了解到,接下来长沙还将陆续开通串联湘江风光带的观光巴士和方便生活的红星专线,通过对特色线路的打造,助力“网红”长沙发展,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打卡体验。

  此外,市场上对于多元化出行服务还有着更多期待。

  其中,不少市民对“一票联乘,一码通行”的期望值较高。记者了解到,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施类似的政策,让乘客在地铁、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换乘时不需要多次购票,不仅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也促进了公共交通系统的整合和优化。

  诀窍三 提升公共交通的含绿量、含智量

  含绿量、含智量,是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趋势。《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能源、新装备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最初的油电混合动力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再到纯电动公交车,长沙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且公交车辆的更新逐步向纯电动公交车倾斜。当前,长沙主城区的纯电动公交车比例超过70%。后期更新公交车也会以纯电动为主。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沙公共交通主要会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推进本质安全工作。依托城市运行安全常态隐患查整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加上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建设、检查和培训等手段,为老百姓的公共交通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主城区在运的公交车安装了“360全景环视”设备,减少了驾驶员的视觉盲区。车外安装了安全提示语音播报设备,公交车在打转向灯时,会外放提示语音,提醒在公交车旁的车辆行人注意安全。车内安装了驾驶员行为识别系统,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提醒驾驶员规范驾驶行为。

  二是推动服务多样化。在保障基本出行服务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为市民提供定制化服务,让市民拥有更好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除了定制化服务,长沙的智慧公交也将向更深发展。2020年,长沙率先开通全国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运行路线——智慧公交315线,开启了长沙公交车智能化改造的序幕。目前,长沙不少公交车都安装了智能网联设备,较普通线路运行速度提升25%至30%。据透露,真正的智能驾驶无人公交也即将和长沙市民见面。

  三是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通过更新新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大数据在线路优化、信息发布、定制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让“公交出行,尽在掌握”,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自2018年以来,长沙将市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作为长沙交通的“智慧交通大脑”持续推进。如今,依托TOCC的智慧支撑能力,长沙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定期发布相关分析报告等,实现了对公交线路调整、公交与地铁接驳优化等方面的“最优解”,让群众享受智慧交通红利的“最大化”。同时,TOCC二期等一批智慧化、信息化工程正在持续推进。